我們的在分析產品材料時,分析單位經常回出具一張化驗單給到我們,上面有許多關于成分和性能的術與介紹,這些符號或者術語都是代表些什么呢?我們下面對幾類經常出現的術語,進行下深度剖析。 韌性,物理學概念,表示材料在塑性變形和斷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。韌性越好,則發生脆性斷裂的可能性越小。韌性可在材料科學及冶金學上,韌性是指材料受到使其發生形變的力時對折斷的抵抗能力,其定義為材料在破裂前所能吸收的能量與體積的比值。材料變形時吸收變形力的能力。材料的斷裂前吸收能量和進行塑性變形的能力。與脆性相反,材料在斷裂前有較大變形、斷裂時斷面常呈現外延形變,此形變不能立即恢復,其應力--形變關系成非線性、消耗的斷裂很大的材料。 延伸率:延伸率δ指的是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標——延伸率δ和截面收縮率。延伸率即試樣拉伸斷裂后標距段的總變形ΔL與原標距長度L之比的百分數:δ=ΔL/L×100%。經過再結晶退火的冷軋帶鋼需要進行平整,以獲得交貨時所需的各種性能。延伸率作為平整軋制的唯一變形指標,在保證帶鋼內部組織結構性能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 屈服強度: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,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。對于無明顯屈服現象出現的金屬材料,規定以產生0.2%殘余變形的應力值作為其屈服強度,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。大于屈服強度的外力作用,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,無法恢復。如低碳鋼的屈服極為207MPa,當大于此極限的外力作用之下,零件將會產生永久變形,小于這個的,零件還會恢復原來的樣子。 抗拉強度:抗拉強度(tensile strength)是金屬由均勻形塑性變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,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。抗拉強度即表征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,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,變形是均勻一致的,但超出之后,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,即產生集中變形;對于沒有(或很小)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,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。符號為Rm(GB/T 228-1987舊國標規定抗拉強度符號為σb),單位為MPa。 耐腐蝕性:耐腐蝕性:金屬材料抵抗周圍介質腐蝕破壞作用的能力稱為耐腐蝕性。由材料的成分、化學性能、組織形態等決定的。鋼中加入可以形成保護膜的鉻、鎳、鋁、鈦;改變電極電位的銅以及改善晶間腐蝕的鈦、鈮等,可以提高耐腐蝕性。 維氏硬度:代號HV,維氏硬度,是指用一個相對面間夾角為136度的金剛石正棱錐體壓頭,在規定載荷F作用下壓入被測試樣表面,保持定時間后卸除載荷,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d,進而計算出壓痕表面積,最后求出壓痕表面積上的平均壓力,即為金屬的維氏硬度值,用符號HV表示。在實際測量中,并不需要進行計算,而是根據所測d值,直接進行查表得到所測硬度值。 洛氏硬度:分類代號HRB、HRA、HRC(HR),洛氏硬度是以壓痕塑性變形深度來確定硬度值的指標,以0.002毫米作為一個硬度單位。在洛氏硬度實驗中采用不同的壓頭和不同的試驗力,會產生不同的組合,對應于洛氏硬度不同的標尺。常用的有3個標尺,其應用涵蓋了幾乎所有常用的金屬材料。 洛氏硬度:測試當被測樣品過小或者布氏硬度(HB)大于450時,就改用洛氏硬度計量。試驗方法是用一個頂角為120度的金剛石圓錐體或直徑為1.5875mm/3.175mm/ 6.35mm/12.7mm的鋼球,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材料表面,由壓痕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。 最常用的三種標尺為A、B、C,即HRA、HRB、HRC,要根據實驗材料硬度的不同,選用不同硬度范圍的標尺來表示:HRA是采用60Kg載荷和鉆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,用于硬度較高的材料。例如:鋼材薄板、硬質合金。HRB是采用100Kg載荷和直徑1.5875mm淬硬的鋼球求得的硬度,用于硬度較低的材料。例如:軟剛、有色金屬、退火鋼等。HRC是采用150Kg載荷和鉆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,用于硬度較高的材料。例如:淬火鋼、鑄鐵等。
|
地址: | 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街道將石大圍沙河工業區B2-10棟 |
電話: | 0086-755-27152191 0086-755-27680671 |
傳真: | 0086-755-27152180 |
手機: | 138 2368 2297 覃先生 |
郵箱: | szqys@sinowares.com |
網址: | www.hnjinju.net |